在地名寻根之旅中窥见文化发展脉络******
■本报记者 卫中
“地名,是刻在大地上的文化基因,是铭记民族使命的坐标,是打开大好河山的钥匙。无数大大小小的地名组成了一个响亮的名字,中国。”近日,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民政部推出的国家地名文化节目《中国地名大会》第三季在总台央视中文国际频道热播。
从一个个地名出发,《中国地名大会》第三季带观众穿梭在祖国的大江南北,构建起一场特别的文化之旅。延续前两季的基础思路,这一季节目在内容、赛制、技术等多个维度再度升级,为这场文化之旅增添更多趣味和意蕴。
跨越时间和空间,多维解读地名文化
“从地名看文化,从文化看中国”,地名是一地最为直观的符号之一,连接着一方水土的历史与当下,也浓缩着一个地区的风土人情。以一个个散布在祖国各地的地名为载体,《中国地名大会》第三季继续通过知识问答的形式,在时间和空间的跨越中探寻地名的“前世今生”。
江西婺源的篁岭晒秋被评为“最美中国符号”,黑龙江省双峰林场有着“夏无三日晴,冬雪漫林间”的奇景……通过“以点绘线、由线带面”的方式,节目从全国范围内选取样本,围绕观众熟悉却并不十分了解的地名,带观众“云端”打卡大美中国。从西南边陲到东南沿海,从北国风光到西北内陆,这场文化之旅的足迹遍布全国,拼出一张完整的“中国地名图鉴”。
从九子山到九华山,地名变迁的原因是李白的诗,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因素;福建永定土楼含有“永久平定之意”——这幅“中国地名图鉴”覆盖地理、饮食、人文、景观等多元领域,折射出地名的变迁轨迹,展现出地名的人文底蕴和时代风貌,更顺势带出极具地域特色的大美中国故事。
连接历史与当下,梳理地名背后的文化脉络。《中国地名大会》第三季也在“古今对望”中解锁地名魅力:既有历史故事、又见时代精神,时间坐标相互交织,拓展升华了节目的立意主题。
从一个个闪亮的地名出发,节目在探究地名的由来中回溯文化脉络,也借地名透视时代发展的故事,以及人与地名之间的情感连接。节目对于地名的挖掘跳出“蜻蜓点水”的单向科普,让观众在地域、人物和故事的关系中更加深刻体悟深植其中的精神内涵。
创新视角再打开,触摸地名悠长文化脉络
作为陪伴观众多年的文化综艺IP,《中国地名大会》持续挖掘地名内里的文化精髓,为观众输出了一个个颇具新意的地名知识。第三季节目在内容、赛制、技术等呈现方式进行多维创新,透过不断打开的创作视角,吸引观众主动触摸地名所凝结的悠长文化脉络。
福建上杭地名的由来,在《诗经》中就有“谁谓河广,一苇杭之”的说法;在讲解三峡时,引用了李白的诗作《上三峡》:“三朝上黄牛,三暮行太迟,三朝又三暮,不觉鬓成丝。”《中国地名大会》第三季的节目内容观照的领域更加开放,历史、政策、艺术、疆域、民俗等填充地名故事肌理。不同人物、不同视角的解读,加深了地名之于观众的记忆点,更让其深刻感悟发生在这片土地的时代变革和文化变迁。
听着优美的歌曲《青城山下白素贞》,观众了解青城山的种种有趣小故事;看着嘉宾美滋滋品味着大闸蟹和铁棍山药,观众也收获了地名与特产美食的知识。《中国地名大会》第三季的赛制让人眼前一亮,“跟着地名游中国”“闻名而动”等环节和“地名滋味题”“舆图看地名”等题型创新竞技玩法,通过打造“全感官”的题目体验,拓展地名知识的输出方式。这种新鲜的答题形式全面考验选手的应答能力,也通过“地名+”的思路更深层次探寻文化渊源。
为了营造更加别具一格的视听体验,《中国地名大会》第三季还在技术创新方面重点发力。节目利用5G传输技术邀请全国网友“云出题”,实时考察选手的应变能力;“地名罗盘”这一视觉符号贯穿各个环节,让场内场外进行有效连接,打造满满的仪式感。
以地名为鉴,知来路;为地名立标,向未来。《中国地名大会》第三季以“地名”为题激活传统基因、梳理历史脉络,是地名文化实现轻巧落地的一次有益探索。
(《文汇报》 2023年01月19日 第6版)
RCEP生效一周年 宁夏企业享惠进出口货值逾8.3亿元******
中新网银川1月10日电 (记者 李佩珊)记者10日从银川海关获悉,自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》(RCEP)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至今,宁夏RCEP项下享惠进出口货值8.39亿元(人民币,下同),进出口企业享受RCEP关税优惠约2500万元。其中,受益最明显的是机械制造、清洁能源等产业和特色农食产品加工上下游产业链。
RCEP协定释放的政策红利,成为宁夏壮大开放产业、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强大动力。
“我们公司生产枸杞、大枣、黄花菜、菊花、桑果干等特色农产品,主要出口到日本。2022年以来,借助RCEP实施机遇,通过积极开拓国际市场‘抢订单’,结识了不少‘新朋友’。”宁夏弘耘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贸易部胡文静说,凭借海关签发的RCEP原产地证书,其公司出口产品在对方国家还可享受8%至12%的降税幅度,真正实现双赢。
关税减让是RCEP的最大亮点,真金白银的实惠让企业签证热情高涨。“有了我们提供的RCEP证书,客户在海外办理通关手续时就可获得对方国家的关税减让优惠,极大提升了公司国际市场竞争力。同时,在银川海关的指导下,我们已经顺利通过了RCEP项下经核准出口商审核认定,成为RCEP实施后宁夏首家经核准出口商,公司产品在RCEP‘朋友圈’中认可度更高,我们的信心和底气也更足。”宁夏伊品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关业务负责人罗莹表示。
一年来,银川海关全力帮助进出口企业充分把握RCEP带来的新机遇,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开展专题宣传培训,加强RCEP实施效果跟踪,在进出口两端同时释放政策红利,全力激发市场潜力,引导关区企业知惠、用惠、享惠,有效提振地区经济复苏信心。
截至目前,银川海关共为宁夏45家企业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652份,签证货值7.35亿元。签证产品主要出口至日本、韩国、泰国、新加坡、越南和马来西亚。以平均3%关税优惠计算,出口产品预计可享受目标国关税优惠约2205万元。同时,宁夏2022年共有7家企业享受RCEP协定关税优惠进口货物,合计进口货值1.04亿元,进口贸易国分别为日本和越南,预计可享受进口关税优惠约283万元。(完)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